
晚上运动是否有利于健康,晚上运动有好处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晚上运动是否有利于健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晚上运动是否有利于健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晚上出去散步算不算锻炼身体,能改善身体健康情况吗?
散步是一种轻度运动,简单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和体弱者,散步对身体有很多的益处。
散步可以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脂,减轻体重,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糖尿病患者餐后散步,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
散步的时候,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紧张,消除疲劳感,使人精神愉快,并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散步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强健骨骼,预防骨关节疾病等。
对于一些年老体弱者,在不宜进行较大强度运动时,可以通过散步来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防止血栓的形成。
散步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预防便秘等。
学习、工作之余散步,可以缓解精神紧张,消除脑力疲劳,让大脑思维清晰,可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每天进行1~3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轻松、愉快的散步,对身体健康有益。
因为我们饭后的血压是偏高的,然后半小时后出去走走,有利于血压的控制,使得血压不再像刚吃晚饭时那样高。而将血压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是对我们的身体大有裨益的。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其实也不是说我们一定要走很久,走很多步。只要我们每天都是保持动起来的状态,每天饭后出去走一走,就已经很不错了。因为现在人们都是因为工作都是长时间久坐,很少有时间去动起来。有时工作回到家太累了,根本就不想动。所以身体就会酸软无力,四肢疼痛。越来越多的疾病就产生了。
如果说高强度的锻炼我们无法坚持,试试晚饭后散散步,这种强度不大的微运动我们还是可以坚持的。每天坚持一点点,长时间坚持下来效果也是很可观的。所以说我们要动起来呀,动起来再说。
这得分年龄,年轻人不愿意散步。喜欢长跑,中年人或初入老年散步还能安全返回,老年人切忌晚间出门。腿脚不利索了,暗夜里楼梯,台阶看不清,一旦绊倒摔下楼。就是死亡的前奏。不同年龄不同对待。
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要分人群。年青人基本不用,因为他们消化力强,自己深有体会,过来人吧!中年人35到55岁的人很有必要,因为消化力减弱,如果不运动,肚子很难消化,时间长了对健康有影响,至于6-7十岁的人就尽量不要多走,当然适量运动也可以,根据各人的身体状况吧!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在晚上更喜欢宅在家中,而不喜欢出门锻炼,作为上班族的我们在晚上下班之后能够出门散步的则更是少之又少,因为一天奔波劳碌于工作,回到家只想好好休息,并不想出门。
那么,对于晚上习惯出门散步的人来说,这能改善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呢,有利还是有弊呢?
数据统计显示,人们每步行一步,能促进人体内50%的血液循环流动,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人体的50%的血管因为步行在做收缩运动,对血管起到舒化作用,活络血管;人体大部份机能得到有效锻炼,人体肌肉总量不断提升。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每天进行适当的步行运动,能够增加机体免疫,在抵御癌症、益寿方面有突出作用。总而言之,晚上适当步行对于中老年人百利而无一害,身体会越来越棒!
据[_a***_]著名医学研究机构表明,通过研究分析1.8万多名老年妇女的步行情况,结果显示每天坚持步行的老年妇女身体更为良好和健康。
研究的结论有两点:
a、步行的确有益健康,能有效降低死亡风险,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约15%。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晚上运动是否有利于健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晚上运动是否有利于健康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tfrtc.com/post/51008.html发布于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