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型高空型泵后摆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进行了长程试车

admin 17 0

优惠价:¥

原价:¥

10月26日,来自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消息透露,10月23日中午,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高空型泵后摆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成功完成了300秒的长时间试验,试验结果令人满意。这款发动机以其高比冲和高效率、低起动入口压力等显著优势,被选定为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二级动力系统的关键部件。

自9月28日起,本台发动机成功完成了三次650秒的试验,连续取得胜利,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总体设计要求,这标志着该型号发动机的关键技术难题已全部被攻克。

据悉,该方案涉及的大尺寸钛合金喷管延伸技术,是高空型泵后摆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也是此类喷管在型号设计中的首次采用。与传统铜-钢喷管相比,这种钛合金喷管在重量上具有显著优势,能显著提升发动机的推质比。然而,这也带来了易变形、冷却难度增加以及钎焊难度加大的问题。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团队,自2017年起,历经五年,与设计师、工艺员和工人紧密合作,通过不懈努力和创新精神,成功攻克了技术难关。他们先后实现了大尺寸钛合金喷管延伸段的设计、成型、异种金属钎焊以及钛-钛钎焊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成果。在本次试车中,该方案成功通过了105%的高工况和高混合比测试,并且对新型高性能煤油进行了搭载考核,这一成就标志着团队已完全掌握了大尺寸钛合金喷管延伸段的相关技术。

低入口压力启动技术作为高空型泵后摆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另一核心技能,研制团队遵循“稳步推进”的研发策略,在发动机的连续三次热试车过程中,逐步降低考核标准,同时兼顾研发进程和风险管控,从而使得低入口压力启动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和确认。

成功完成三次试车,我们获得了高空型泵后摆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关键工作特性,标志着年度试车任务的成功完成。研制团队克服了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工程研制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为我国新一代载人火箭工程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