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国足也不是足球迷 为什么你还要看世界杯?
新浪体育新浪体育新闻官方账号2018.06.1411:40
世界杯为什么会引发这么大的热潮?
2018年的俄罗斯世界杯即将拉开战幕,夜幕降临之际。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巷尾,还是在各类公众号以及社交平台中,一股世界杯的狂热氛围已经迅速蔓延,无处不弥漫着世界杯的气息。一些高校为学生提供了观看世界杯的多媒体教室,赛程的长图在各个聊天群中频繁传播,专门提醒观看比赛的APP也开始投放广告,各种世界杯新手指南、观赛指南、装酷指南四处飘散,连街头巷尾的段子手也将调侃的对象转移到了世界杯上……仿佛无论你是否是足球迷,是否愿意观看世界杯,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这场世界杯的热潮之中。
自然,假如你不是足球爱好者,对世界杯也并无强烈兴趣,很可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这难道仅仅是一场足球比赛吗?许多比赛甚至需要熬夜观看,而我们国家的足球队并未参赛,为何还有那么多人热衷于观看世界杯?足球迷观看比赛本属正常,可为何还有众多人纷纷加入这场热潮,仿佛不参与便显得不合时宜呢?
若为奥运会,我国运动员将参与角逐,这是一场全球奥委会成员均派遣代表队参赛的盛事,且涵盖众多运动项目,自然能引起全球的目光。相较之下,世界杯则仅有32支队伍得以参赛,并非所有国家都能获得参赛资格;比赛仅限于足球一项,并无其他运动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力上,世界杯与奥运会难分伯仲——究竟谁更胜一筹难以定论,然而,若将仅限于部分国家参与的足球世界杯与涵盖所有成员的综合性奥运会进行对比,世界杯显然占据了优势。因此,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足球为何能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运动?
足球在各个地方几乎都能进行,所需条件极其简单——只需一个球,或者连球也不要,用汽水瓶、瓶盖、椰子壳、纸团等替代品也完全可以。相较之下,篮球需要篮筐,排球必须有网,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则离不开球拍,而棒球则还需球棒和手套等装备……在众多球类运动中,足球的开展条件无疑是最为简便的,那些在恶劣环境和艰苦条件下依然坚持踢球的画面,更是让人倍感感动。由于历史渊源,得益于大英帝国的广泛影响,源自英国的现代足球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众多地区的足球历史源远流长。因此,你会发现,足球在许多国家比篮球或排球更受欢迎。提及这些国家,你可能会首先联想到,甚至仅仅联想到他们的男子足球队。以冰岛为例,他们在两年前的里约奥运会上颗粒无收,未曾获得任何奖牌,然而,他们的足球代表队在随后的欧洲杯赛事中,却给全球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足球运动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艺术魅力,其中不乏令人陶醉的细节。相较于手控球,脚与球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天然的隔阂,然而正是这种距离,使得那些达到极致精妙的操作,能够带给人们无与伦比的美感。一次精准的停球,一串流畅的传球,以及默契无间的团队协作,让人感觉他们并非在踢球,更像是在与足球“亲吻”,宛如贝多芬或毕加索的杰作一般。球员们在场上巧妙地运球与传球,逐步探寻着通往胜利的途径,这种情绪的积聚在进球的那一刻将得到极致的释放。在容纳数万观众的足球场上,那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如同山崩海啸,进球后的狂喜与狂欢……对于许多初次踏入球场的人来说,这样的震撼场面足以让他们终身难忘。进球虽少或许被视为足球的不足,然而它同样彰显了足球的独特魅力,因为当进球到来时,喜悦之情将更加难以抑制。
足球被誉为“无硝烟之战”,在当今这个普遍和平的时代,那些渴望感受战场紧张氛围的竞争者们,足球无疑是展现战争气息的最佳运动。球场长度超过百米,宽度约在六七十米之间,想要攻入一球实属不易。为了实现进球,必须对11名球员进行合理配置,确定他们的阵型和整体战术,从而打造出最为协调高效的团队配合。11人可以排列成多样的战术布局,且同一布局亦能体现不同的战略理念。在排球比赛中,每一次进攻都需依照既定的套路进行,而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运动项目均为回合制,其战术变化相较于足球则显得较为单一。足球比赛中每队由11名球员组成,这一事实本身就注定了其复杂性更高:对于集体球类项目而言,球员数量增多,比赛场地扩大,维持整体协调性愈发困难,形成团队合力亦更加不易。战术策略千变万化,而在比赛正式开始之前,两支球队之间的较量实际上早已悄然展开。
足球赛事普遍呈现得分偏低的现象,这反而使得运用战术策略以弱胜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特别是在代表国家队的比赛中,那些队员间配合默契的小型队伍,完全有能力与那些虽然纸面实力雄厚但整体协作不够出色的强队抗衡,甚至实现平局或胜利。在战略层面,要想在一场赛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球队不仅需精心制定战术和发挥运动员在场上的实力,还必须细致入微地做好训练计划和后勤支持,诸如制定日程和作息,合理安排饮食,挑选集训和住宿地点等。此外,这些工作对科技应用的要求极高,对细节的关注尤为重视。人们普遍认为当前战争已是高科技的较量,但足球这项运动的复杂性及其科技成分,实际上超出了大众的预期。举办一届世界杯,球队在各个方面都需要做足准备,宛如筹备一场耗时漫长的战役。战术的巧妙、决策的勇气以及战略的周密,这些要素都至关重要。
世界杯与俱乐部赛事的差别在于,参赛队伍均以“国家队”的称号参赛,其中绝大多数代表的是具有行政属性的国家。倘若不关注足球,你或许会对皇马、巴萨、拜仁、曼联、巴黎和尤文等俱乐部一无所知,然而,对于西班牙、德国、英格兰、法国和意大利这些国家,你却是耳熟能详。这又是为什么呢?德国队此番赴俄争夺世界杯冠军,引发网友对二战历史的回忆,指出这将是德国自1941年后再次踏上俄罗斯领土。此类国家队赛事的“外延”不仅限于球场,球迷们在此过程中彰显了对民族和地区的认同与荣誉,同时,历史上的恩怨纠葛亦随之带到了足球赛场。诸如法国对阵德国、英格兰对决阿根廷等赛事,其意义早已超越了绿茵场本身。叙利亚众多企业和学府自发决定停课歇业,以便民众能尽情观赏与澳大利亚的世预赛附加赛焦点对决,街头巷尾的灯柱和广告牌上挤满了观赛的人群;历史上首次晋级世界杯决赛圈的巴拿马全民沉浸在喜悦之中,总统拉米雷斯亲自发布总统令——宣布全国放假一日!
在1986年的世界杯上,英阿之战上演,距马岛冲突结束仅四年,众多阿根廷人视此为向英国复仇的良机。在这场备受瞩目的赛事中,马拉多纳先是凭借“上帝之手”进球,紧接着又展现惊人技艺,连续过掉五名英格兰球员,带领阿根廷队以2-1的比分击败英格兰,晋级四强,并最终问鼎冠军。在自传中,马拉多纳曾感慨:“我时常琢磨,若是在比赛中用手将球送入网窝,那感觉定是妙不可言……仿佛是从英格兰人的口袋里悄悄取走了钱包。”谈及那场比赛,老马亦道出了其深意:“似乎我们战胜的并非仅仅是某一支球队,而是一个国家……尽管我们赛前曾明确表示,足球与马岛冲突并无瓜葛。但我们深知,在那片土地上,无数阿根廷同胞惨遭杀害,如同对待小鸟一般。而这,便是我们的复仇。这种观念或许并非完全理智,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众多阿根廷人的想法很可能与马拉多纳相仿。在渴望对英国“复仇”之际,马拉多纳所率领的队伍取得的胜利带来了那份喜悦;而在夺冠之后,他带头高唱“阿根廷”,那场面是多么激动人心,又是多么激励了整个国家。
对于众多在国际社会较为低调的国家来说,世界杯无疑是他们展示自身影响力的绝佳机会;奥运会虽然涌现出个别杰出选手,但集体项目的影响力显然更为显著。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尼日利亚球迷高呼的“我们体操不擅长,我们乒乓球也不擅长,但我们的足球很出色”的口号,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许多国家正是因为国家队或足球明星的出色表现,才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当我国国歌在世界杯的赛场上响起,那种激动的情绪难以用言语表达。若能成为黑马,那将是一段载入史册的辉煌时刻。无论是小国还是大国,一旦踏上世界杯的赛场,便会吸引众多目光的关注。足球犹如战争,既能引发冲突,也能平息战火——这一切都彰显了足球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
阿根廷队首度赢得世界杯荣耀的教练梅诺蒂说道:“成为球员,意味着有幸成为无数人心绪与愿望的诠释者。”至于代表祖国参加世界杯,又岂止是成为无数人心绪与愿望的诠释者?每四年一度,全球观众又能重新领略世界杯的魔力,接下来的一个月,就让我们尽情沉浸在这份欢乐之中吧。
(西四)
点击进入相关超级页:
俄罗斯超级页—看俄罗斯队的一切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