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学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举办于10月的第二个周末,随后是北京集训队选拔在11月进行,接着是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的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赛事,该赛事于1月份举行。紧接着,国家集训队的集训活动在3月和4月展开,而国家队则于6月份进行了为期三周的集训,最终在7月份代表我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
2. 物理
初赛阶段为笔试,时间定在9月上旬;紧接着进入复赛,该阶段安排在9月中下旬,内容涵盖笔试和实验两部分;最后是决赛,比赛从10月底正式拉开帷幕。
3. 化学
初赛安排在9月的第二个周末,紧接着是决赛,它将在春节前举行,随后是冬令营。紧接着,选手们将参加国家集训队,时间为3月份,为期3周。完成集训后,他们还需接受出国前的培训,培训时长为2周。最终,他们将参加IChO。
注释: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通常被称为初赛;其次是“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通常简称为决赛。初赛每年9月举办,主要形式为笔试,时长为3小时。而决赛则安排在次年春节前的冬令营期间,比赛分为理论竞赛和实验竞赛两轮,理论竞赛持续4小时,实验竞赛则需4至5小时。决赛选手是由各省级赛区在初赛一等奖获奖者中,经过本省、市、自治区的竞赛委员会严格考察与选拔脱颖而出的。每个省级赛区可选拔的决赛选手名额上限为5名。对于在上一年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其所在省、市、自治区将额外增加1个名额;而负责举办决赛的省、市、自治区则可额外增加2个名额。在理论竞赛与实验竞赛的评分中,满分分配的比例为3比2。
国家队的选拔赛事通常在每年的三月初启动,整个选拔过程大约持续三周时间,最终从不同省份、直辖市以及自治区中选拔出四位优秀选手。在选手们踏上国际赛场之前,他们需要接受为期两周的集中训练。
4. 生物
全国生物学联赛分为理论部分,定于5月第二周的周日进行,实验部分则需在6月20日前完成;紧随其后的是全国生物学竞赛,也称为CBO中国生物学奥林匹克,比赛时间安排在8月份;获奖者将有机会参加冬令营,一等奖得主将获得这一资格;随后是国家级的集训队选拔,时间定在六月的下旬,为期两周;最后,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IBO)将在7月份举行。
5. 信息学
NOIP(初赛第10至第11场)之后,紧接着是NOI(7月份的夏令营活动)——随后进入冬令营(1月份举办)——再参加选拔赛(5月份举行)——进行为期一周的集训——最后参加IOI(8月份的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
注释:
NOIP--全国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
NOI--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冬令营--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简称冬令营)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中国代表队的选拔活动(简称选拔赛)是一项竞赛。
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简称IOI,是一项全球性的青少年编程竞赛。
NOIP的报名时间设定在每年的9月10日至20日,而初赛则安排在10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进行,复赛则是在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举行。在每年的寒假期间,即1月份,会举办为期一周的冬令营培训活动。这个冬令营持续8天,其中6天用于培训和交流。IOI的参赛选手则是从NOI前20名选手中,选拔出成绩排名前四的佼佼者。选拔项目涵盖:NOI竞赛得分、冬令营考核结果、论文及答辩表现、日常作业成绩、选拔赛得分、面试表现。最终得分由上述各项成绩按权重综合得出。选手的满分是110分,该总分由以下五个部分成绩的加权平均构成(每部分满分均为100分):一是冬令营考核得分,二是日常学习表现,三是论文评审得分,四是冬令营综合表现,五是选拔赛得分。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冬令营的得分占比为25%,日常表现成绩占10%,论文成果占10%,冬令营中的表现占5%,而选拔赛的成绩则占60%。
相关链接:
2009年学而思68名学员中38人考入清华北大
2009CMO中国数学奥林匹克4人满分,6人保送北大
2009北大学子做客清华谈如何准备高中联赛
自主招生说:600分就能上清华北大
2009秋季全国联赛内部培训招生简章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